博客
关于我
mysql的InnoDB引擎索引为什么使用B+Tree
阅读量:788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13

本文共 88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InnoDB引擎在MySQL中使用B+树结构存储数据,这一选择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:

  • B+树的特点与优势

    • B+树是多路搜索树的一种扩展,它的每个节点不仅存储索引信息,还能包含部分数据。相比标准的B-树,B+树的非叶子节点不仅存储索引键,还包含指向下一个节点的链接信息。
    • B+树的叶子节点使用双向链表连接,这使得在磁盘存储环境下,区间访问效率更高,因为它减少了I/O操作的次数。
  • 适合大数据量的存储

    • B+树的高度较低,通常在3到4层内完成查询。每增加一层节点,数据存储的规模会大幅增加,从而降低了磁盘I/O操作的次数。
    • 一个节点通常占用16KB的空间,而每个索引字段可能占用8字节(如大整数类型),加上指针占用6字节,意味着每个节点最多可以存储1170个索引项。对于存储密集型的数据,这种结构可以在较低的树深度下容纳大量数据。
  • 减少磁盘I/O操作次数

    • B+树的设计使得查询操作只需少量的磁盘I/O次数即可完成。例如,当深度为3时,通常只需3次磁盘读取即可找到目标数据。
    • 这种特性尤其适合处理大量数据的场景,使得InnoDB在高并发和大数据量下的表现更加优越。
  • 与其他数据结构的对比

    • 二叉树:其高度可能较高,特别是在数据不均衡的情况下,导致查询效率低下。
    • 红黑树:虽然自平衡,但树的高度难以控制,导致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效率不如B+树。
    • B-树:虽然是B+树的前身,但其叶子节点不使用双向链表连接,导致在区间访问时效率较低。
  • InnoDB的具体实现

    • InnoDB的B+树结构中,叶子节点不仅存储数据,还包含指针,能够快速定位到下一个相关节点。
    • 每个节点的索引项按顺序排列,避免了哈希冲突和搜索过程中的不定性。
  • 数据存储与查询效率的平衡

    • B+树的设计使得它在存储密集型数据时具有优势,适合处理大量索引查询的场景。
    • 通过优化索引结构和减少磁盘I/O次数,B+树在高效查询和存储大数据方面展现出色表现。
  • 综上所述,InnoDB选择使用B+树结构存储数据,主要是基于其在减少磁盘I/O操作、保持树的低高度以及高效查询方面的优势,使其成为处理大数据量和高并发场景的理想选择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epdfk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状态查看 QPS/TPS/缓存命中率查看
    查看>>
    mysql生成树形数据_mysql 实现树形的遍历
    查看>>
    mysql用于检索的关键字_Mysql全文搜索match...against的用法
    查看>>
    MySQL用得好好的,为什么要转ES?
    查看>>
    MySql用户以及权限的管理。
    查看>>
    MySQL用户权限配置:精细控制和远程访问的艺术!------文章最后有惊喜哦。
    查看>>
    mysql用户管理、常用语句、数据分备份恢复
    查看>>
    MySQL留疑问:left join时选on还是where?
    查看>>
    mysql登陆慢问题解决
    查看>>
    Mysql百万级数据查询优化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 DDL和DML和DQL的基本语法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 if else , case when then, IFNULL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10种常用数据类型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btree索引和hash索引的区别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cast函数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CRUD(增、删、改、查)操作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DATE_FORMAT()函数将Date转为字符串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decimal与Java的BigDecimal用法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Delete、Truncate、Drop分析
    查看>>
    MySQL的Geometry数据处理之WKB方案
    查看>>